第15章 下车(1 / 1)

拉克希米·葩依有些无奈,但她也只能点头应是。虽然她的这些侍女们个个身怀绝技,但是如果真的惹恼了那个女人,只是想到这一点她就不禁遍体生寒。

当然拉克希米·葩依之所以会带这些人来是有特殊目的的,绝不是为了排场。只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更何况她本身也不太认同王公的做法。

虽然拉克希米·葩依与索菲夫人接触不多,但她知道那绝对是不能招惹的存在。这件事拉克希米·葩依也只能怪自己平时御下不严,把这些家伙都娇惯坏了。

其实来人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那些拉克希米·葩依的侍女从一开始就没有进入皇宫的资格,奥地利帝国的皇宫可不是什么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他们是想委婉地提醒眼前之人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举止。

然而在拉克希米·葩依看来,弗兰茨应该和章西王公的身份差不多,毕竟在她的眼中印度比欧洲还大。

这个时代的印度人就是这样极度自卑的同时又极度自负,明明是在别人的地盘却喜欢讲自己的规矩,在自己家乡又要听别人安排。

要知道在章西王公的皇宫中就没有这么多规矩,她的侍女也可以随意进出。

其实别说是章西土邦,就算是马拉塔帝国也早已衰落。再加上被英国殖民这么多年,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强调礼法反而显得迂腐。

只不过这里是奥地利帝国,而并不是印度。

蒸蒸日上的帝国必须保持威严,不会任由小国之民胡来,更无法接受有人在皇宫重地撒野。

弗兰茨的妹妹安娜清楚自己的身份,哪怕她与拉克希米·葩依再要好也不可能去火车站亲自迎接对方,她只能让自己的侍女代劳。

安娜并不是不重视对方,但拉克希米·葩依受不起这样的礼遇。安娜如果真的兴冲冲地跑去火车站接对方,那么立刻就会在奥地利帝国引起轰动。

拉克希米·葩依将会就此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之后便是无穷无尽的麻烦,贵女和宫人们的针对肯定是少不了的,甚至她的身份都会被扒出来。

一些国家会对其过度解读对国家政治造成影响,尤其是与印度地区利益相关的国家。

安娜从小被教育要为家族分忧,为国牺牲,她也尝试过学习理政,弗兰茨也愿意教她。

不过安娜实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她觉得即便自己有天赋也很难赶上自己的哥哥。

毕竟每当安娜和自己的老师们提起弗兰茨,那些在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都会露出崇敬的神情,比那些官员和神职人员的样子更加夸张。

安娜觉得自己可以为家族牺牲一切,不过自己的哥哥告诉自己不要做无意义的牺牲,现在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给自己的兄长找麻烦或许就是她此时唯一能做的。

安娜的侍女叫艾丽特,是个典型的欧洲传统贵妇人,趾高气昂的同时又一丝不苟,不过在安娜面前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

当然艾丽特嬷嬷是安娜叫的,出了皇宫之后她便是大名鼎鼎的艾丽特女男爵。

老实说艾丽特女男爵非常讨厌印度人,尤其是用手抓食物的习惯简直令人作呕。不过安娜女大公的命令她还是必须要服从,毕竟她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全赖其所赐。

只是火车门刚一打开,艾丽特女男爵就看到一群印度女性正趴在地面上,周围的皇家侍从们怎么拉都不起来。

“成何体统!太丢人了!”

虽然她嘴上很想这么说,但顾及到皇室的颜面,她只能悄声提醒。

“秋天到了,地上很凉。”

拉克希米·葩依也很无奈,毕竟她们都是第一次坐火车。火车、汽船这些东西和印度神话的契合度太高,所以她们会恐惧也是难免的。

实际上艾丽特女男爵第一次坐火车时候的样子也没比这些人强多少,她一面紧贴着火车的车厢,一面用手捂住自己的嘴生怕自己的内脏跳出来。

毕竟奥地利帝国有火车也没多少年,哪怕到了今天在很多地方也算是新鲜事物。相比奥地利帝国贵族的表现,奥地利帝国民众坐火车时很少出现这种狼狈的样子。

普通民众知道的少,所以不会担心自己无法呼吸、血液倒流,又或者是内脏跳出体外。

拉克希米·葩依也记得这位嬷嬷,当初两人就明争暗斗,不过有安娜女大公在,所以总体来说还算和平。

此时再度相见,拉克希米·葩依并不会因为对方的冷嘲热讽就呵斥手下人,而是温声道。

“休息好了,就起来吧。地上凉。”

几名侍女立刻以最快的速度站了起来,她们很清楚自己的这位萨卡虽然不坏,但平日里绝不会温声细语地讲话。

这样的反差让她们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艾丽特女男爵见状微微一愣,不过她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她语气平和地说道。

“拉克希米·葩依小姐,请上车。不要让女大公久等了。”

这段小插曲就这样揭过...

拉克希米·葩依发现车站又在扩建,这座城市的火车站似乎总是不够用,所以要一直扩建、扩建、再扩建。

整个火车站除了包厢所在的这片区域,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忙着迎来送往,忙着装卸货物。

在拉克希米·葩依记忆中只有丰收时的神庙才能与此时的车站媲美,人、人、到处都是人。

如果说哪里没有变化,大概就是那辆马车了。还是那么巨大,还是带着四个奇怪的轮子。

拉克希米·葩依记得弗兰茨说过,那是橡胶,耐磨又减震。耐磨她不清楚,但是奥地利的马车是她坐过的最舒服的马车,很少出现剧烈的颠簸。

拉克希米·葩依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坐马车,那简直是一种折磨,整个人都摇匀了。

拉克希米·葩依很喜欢奥地利帝国的马车,只不过在印度这种马车的价格惊人,并且只有在特兰奎巴才有的卖。

(特兰奎巴,奥属印度殖民地,购自丹麦。——第八卷,第三十五章。)

奥地利帝国的货物深受印度各土邦王公、商贾的好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层也默许了双方的交易。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钻营和贿赂,否则英国人是不可能同意奥地利帝国跟自己殖民地那些土邦里私下做生意的。

(本章完)